演拓主設計師—Audrey張芷涵:從設計歷程到成為屋主信賴的指定設計師
從一開始懵懂地跟隨設計師學習的助理,到今天成為被屋主信任、親自指定的主設計師,這一路的成長充滿了挑戰。 五年前,我對設計的認識還停留在課本和理論中,但今天,我已能獨立掌控每一個專案。 回想起剛進公司時,我第一次聽說演拓設計有 5000多條 SOP ,這數字讓我驚訝得差點以為聽錯。作為剛畢業的設計新鮮人,我不禁好奇:「一個設計公司,真的需要這麼多流程規範嗎?」 當我第一次翻開專案流程表時,面對那些詳盡到令人窒息的規範,心裡不禁嘀咕:「這也太嚴謹了吧!」隨著時間推移,我逐漸明白這些 SOP 不僅是流程規範,更是為新手量身打造的「攻略指南」 。 【挑戰與成長:讓一年經驗成為別人的三年】 演拓設計的 SOP,讓我在短時間內快速上手。剛開始,我總是跟在主設計師身後,看他如何依照 SOP 應對工地上的各種突發狀況。從基礎的新成屋到老屋翻新,甚至直接跳級接手降板毛胚屋這種少見的高難度案件,每一項挑戰都讓我對「真正的設計挑戰」有了全新的認識。 記得第一次接觸 降板毛胚屋 時,我毫無頭緒,只能默默記下德良哥的處理步驟。當案件還是位於高雄,我們搭著第一班高鐵,全力縮短工地與設計師之間的距離。隨著經驗的累積,我漸漸掌握了這些複雜情況背後的邏輯,例如如何在不妥協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空間美感。這些在學校幾乎無法學到的實戰技巧,成為我快速成長的基石。 這些高難度的專案,讓我在短短數年間累積了別人可能需要三年才能獲得的經驗。 從一開始的懵懂,到如今能自信地與工地師傅討論施工細節,再到獨立處理複雜設計需求 ,這些挑戰不僅提升了我的專業能力,也鍛煉了我解決問題的心態。每一次成功解決難題後,那種踏實感與成就感,是支撐我繼續前行的動力。 【持續磨練:從稚嫩到成熟】 剛入行時,適應設計專案的各項環節是我面臨的一大挑戰。設計需要在專業與需求之間取得平衡,而這些細節需要透過大量實踐才能真正掌握。在一次次的專案中,我學會如何讓設計更貼近空間使用者的需求,也明白設計不只是單方面的輸出,而是需要兼顧實際功能與個性化呈現。 隨著經驗的累積,我逐漸能夠以更自信的態度進行方案說明,並靈活應對專案中的各種變化。這些能力的養成,離不開日常的專業積累與公司資源的支持。 【每個挑戰,都是成長的契機】 在演拓設計,幾乎沒有「輕鬆的專案」。無論是結構調整,還是特殊空間的配置,每一...